【項目背景】
近年來,國內各礦山企業紛紛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生產設備的智能化而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不斷利用信息化對企業管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與制度化建設同時,也著力于推動數字采礦軟件、三維可視化管控軟件、采礦生產管理軟件的廣泛應用,提升礦山技術管理水平,實現數字化與三維可視化管理;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統的規劃,致使系統建設各自為政,不能協同共享,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馬坑礦業根據股東的建設發展規劃和公司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科學推進”的原則下,正在建設一個集馬坑礦業“生產、技改、經營、管理”于一體的信息集成運營管控平臺。但是,該平臺很難與礦山地測采等生產數據直接對接,不能對礦山生產數據進行有效管理。此外,沒有業務流程標準規范或者業務流程標準規范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很難落實到生產實際中,使得工具軟件不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基于此,業務與流程管理信息化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將覆蓋礦山日常生產全業務流程,能夠將標準流程規范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對礦山實現采礦日常生產作業和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建設成效】
1、規范業務流程及權限配置問題
明確定義各工作流程的發起、流轉、審批和歸檔環節;
進一步規范流程各環節的輸入數據、輸出數據和操作步驟,形成工作流程規范;
實現了業務崗位的配置、業務人員的配置、業務功能權限的配置以及業務數據訪問權限的配置等。
2、 數據集中存儲與管理問題
通過系統的開發將礦山地質、測量、采礦和通風等業務數據要素化、結構化,為每一類數據制定詳細數據標準,實現對各類數據的標準化。
將技術人員個人產生的業務數據以數據庫的形式存儲于公司服務器中,實現業務數據的集中存儲,統一管理,對于礦山非結構化的圖檔類數據以文件格式集中存儲于公司服務器中,實現統一檢索,分類管理,共享使用。
3、協同辦公問題
傳統礦山很難實現共享同一份數據狀況下的協同辦公。系統部署以后,各崗位之間通過業務流程的集中控制進行協同工作,提升了崗位之間工作溝通的效率,使得整個過程變得簡單明了,環環相扣,并且有據可循,同時業務數據隨業務流程輕松流轉,打破各專業之間的數據壁壘,大大縮短數據的查找和驗證時間,加快了數據共享的過程,并且保證數據來源的真實唯一,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訪問方式。
1、“流程|數據”雙驅動
礦山技術業務與重型數據同時產生,同時流轉,但數據需要專門工具對其進行展示和編輯,并且其數據存儲伴隨在業務處理環節中,實現不同的數據按不同的要素進行分類存儲,需要實現“流程|數據”雙驅動,以流程驅動業務數據,以業務數據驅動流程。
2、 技術業務流程化
通過系統控制業務流,實現了所有業務均在審批后被存儲使用,提高了業務管理的規范性。
3、業務數據標準化
傳統礦山業務數據存儲主要是以圖件的方式進行,圖中含有不同的要素,各種要素的數據標準以制圖人掌握,不同的制圖人對標準的掌握程度及嚴格使用程度不一,最終形成了各種各樣標準不統一的數據。系統部署以后,有計算機統一掌握數據標準,只有滿足標準的數據才能被使用,其圖件標準也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業務數據的標準化,至少實現礦內數據的標準化。
4、業務辦理網絡化
改變傳統礦山技術線下辦公方式,將業務數據存儲于服務器上,在不設置內外網權限的情況,理論上不限空間及時間的異地辦公情景,提高了礦山業務辦理的速度。